◎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二、关于检验方法和时间。
那么从现在开始,中国和欧盟有60天的时间进行磋商。随后,20余家欧洲太阳能光伏发电企业向欧盟提起申诉,指控中国的光伏企业获得政府补贴,并要求征收惩罚性进口关税。
近年来,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都把太阳能作为一个重点发展的新能源产业,光伏产业已经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朝阳产业。在全球经济增长停滞的背景下,各国有责任和义务反对各种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所以中方要求启动争端解决程序的目的也在于维护全球多边贸易的公平性,共同建构公平的国际贸易环境。如果60天后磋商没有能够解决分歧,中方可以请求设立专家组,对案件进行审理,专家组提交的最终报告将为中欧之间光伏贸易争端做出最终的审判结果。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此表示,上述补贴措施违反了世贸组织协定关于国民待遇和最惠国待遇的规定,构成了世贸组织协定禁止的进口替代补贴,并严重影响中国光伏产品出口,损害了中国作为世贸组织成员的正当权益因此他们试图通过降低纳米结构内的掺杂物浓度来抑制这一过程的发生,从而构建出转化效率可达18.2%的黑硅太阳能电池。
通常情况下,制造太阳能电池需要涂覆额外的抗反射涂层以降低能源流失,但这将显著提高成本。研究人员在硅晶片上制成了银纳米岛,并将其短暂地浸入液体之中,使每平方英寸的硅晶片表面上形成数十亿纳米尺寸的小孔。如果将来国外做出一种新的太阳能电池,又便宜又好,而中国没有做出来,那么专利都是国外的,就像当初的彩色电视机一样,只能把外国的技术买进来,中国完全受制于人。
太阳能技术的研发一部分是前端的,这一部分容易得到科技部、国家自然基金委等各种项目的支持。太阳能行动计划成立了5个中心,分别是太阳能电池中心、太阳能光化学转化研究中心、太阳能光热转化及规模化研究示范中心、太阳能光伏系统及规模化利用研究示范中心、太阳能生物转化研究中心,采用中心+人才+项目的模式,既瞄准了当前的主流方向,又瞄准未来的发展方向,三年来取得了很好的成绩。现在我们的太阳能利用多是示范工程,比如上海世博会中国馆顶层就安装了太阳能电池板,起到了引领示范的作用。因为中试部分不属于基础研究,或者应用基础研究,得不到国家经费的支持。
现在提倡分布式的应用系统,比如一个住宅小区可以建一个小的变电站,这个小变电站把小区内的太阳能发电利用进来,基本上可以自发自用,大电网起调节作用,对大电网是没有影响的。企业的实验室主要解决生产中遇到的问题,希望通过提高效率来降低成本,往往限于目前企业所生产的电池种类,对新型电池的研发重视程度不够。
我曾经陪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韩启德到山东考察节能减排,看到一个地方的风车叶片都锁住了,但是当地当时的风很大。第三是提高其上网电价。投资拉动不行,出口也不行,中国光伏企业的未来市场只能在国内。二是欧洲的双反,原本欧洲对太阳能应用实行鼓励政策,像西班牙等国家,已经大量使用太阳能技术。
所以只要肯作为,这些问题都是能够解决的。即使降价销量也不好,很多产品积压在仓库里卖不出去。太阳能电池在国内应用所面临的困难主要是成本比较高。光伏发电要上网,但是大电网的配套跟不上。
像常州天合光能建立了光伏科学与技术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像天威英利有光伏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其他公司也都有研发部,都很重视技术开发。即使只开工两条,生产的电池或电池组件还是卖不出去,只能降价出售。
但总的来说,对于研发的投入还是不够的。太阳能电池技术的利用是逐步发展的,中国必须有持续的、长期的投入。
目前对于中试阶段的支持政策还很不够,这种体制机制影响了技术的转移转化。另外,电力垄断企业也不愿意太阳能等新能源发电并入到大电网中去,部门之间在利益分享上的阻碍只能靠行政管理部门出台政策来解决和协调。如果现在每个建筑物的楼顶都装了太阳能电池板,到处都建了太阳能发电站,已经没有楼顶可以再装电池板、没有地方可以再建太阳能发电站了,而企业仍在生产电池板,那是真的产能过剩。另外,在太阳能利用的发展过程中还要注意多元化应用。但是如果没有政策层面的激励,没有形成真正利用市场机制来进行商业运行的模式,就不能广泛地推广应用。技术水平也是制约光伏行业发展的因素之一。
但是最困难的是中间部分。所以从政策层面,媒体角度,都要想办法推动太阳能电池在国内的广泛应用。
[page]应用和技术提升大有空间记者:目前阻碍国内光伏产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褚君浩:首先是政策保障不够。降低成本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第一是通过改进技术来降低价格。
现在很多大企业,如果有4条生产线,只能开工两条。但我认为,产能过剩只是表象,并非真的过剩
如果现在每个建筑物的楼顶都装了太阳能电池板,到处都建了太阳能发电站,已经没有楼顶可以再装电池板、没有地方可以再建太阳能发电站了,而企业仍在生产电池板,那是真的产能过剩。现在使用太阳能电池发电,1W大概要10块钱左右,其中电池组件的成本约为5块钱,其它的费用大概是5块钱。即使降价销量也不好,很多产品积压在仓库里卖不出去。现在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欧洲对于太阳能应用的补贴开始减少或取消,因此中国企业出口欧盟的产品也受到很大影响。
我曾经陪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韩启德到山东考察节能减排,看到一个地方的风车叶片都锁住了,但是当地当时的风很大。投资拉动不行,出口也不行,中国光伏企业的未来市场只能在国内。
所以只要肯作为,这些问题都是能够解决的。而企业怕风险,也不愿意投资。
因为中试部分不属于基础研究,或者应用基础研究,得不到国家经费的支持。贷款利息降低,上网电价提高,太阳能电池应用单位感到划算了,太阳能电池的应用就能推广开来。
产能过剩是个伪命题记者:随着美国和欧洲双反的到来,整个光伏行业似乎已进入严冬,很多人认为光伏产业已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您认为怎样才能破解困局,成功突围?褚君浩: 目前造成光伏行业发展困难的原因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美国的双反,这是它对本国光伏企业的保护措施。但我认为,产能过剩只是表象,并非真的过剩。三是国内光伏企业的产能过剩。这就是造成目前光伏行业产能过剩的缘由。
但是如果没有政策层面的激励,没有形成真正利用市场机制来进行商业运行的模式,就不能广泛地推广应用。太阳能行动计划成立了5个中心,分别是太阳能电池中心、太阳能光化学转化研究中心、太阳能光热转化及规模化研究示范中心、太阳能光伏系统及规模化利用研究示范中心、太阳能生物转化研究中心,采用中心+人才+项目的模式,既瞄准了当前的主流方向,又瞄准未来的发展方向,三年来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除了做成大型发电站以外,还要发展小型的、分布式的利用。我于是问为什么要锁住风车发电,地方的同志说:马上要到年底了,火电还用不完,更别说风电了。
因为太阳能、风能发电的数量和质量可能随时会变化,要解决不稳定的分布式发电对大电网的影响,就需要一个调节机制,要依赖智能电网的发展。另外要想办法让太阳能技术进入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比如太阳能汽车,太阳能路灯,太阳能驱动电器,用在帐篷上的柔性的、可折叠的太阳能充电板,甚至用在衣服上面的太阳能电池板等,这些创新的利用方式也能推动产业发展。
本文地址: http://one.zhutima.com/?id=24
文章来源:天狐定制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2025-04-05 14:26天狐定制
2025-04-05 14:25天狐定制
2025-04-05 14:16天狐定制
2025-04-05 13:51天狐定制
2025-04-05 13:50天狐定制
2025-04-05 13:30天狐定制
2025-04-05 12:19天狐定制
2025-04-05 12:16天狐定制
2025-04-05 11:53天狐定制
2025-04-05 11:52天狐定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